1.食管癌
(1)甲基苄基亚硝胺(MBNA)诱发 将MBNA原液配成0.005%~0.2%浓度的水溶液灌喂大鼠,剂量为1mg/(kg体重·日),每日一次,至第27日出现第一个食管乳头状瘤,至第7个月诱发食管癌的为53%;或小鼠以0.25mg/(kg体重·日)灌喂一次,3个月后全部小鼠出现前胃乳头状瘤,7~8个月后诱发前胃癌的为85%~100%。
(2)二烃黄樟素诱发(Dihydrosaforle) 将二烃黄樟素加入大鼠饲料中(浓度2500~10000×10的-6次方)喂养大鼠,诱发率达20%~75%。
2.肝癌
(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 DEN诱发的肝癌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诱发模型。方法一般是取体重250g左右的封闭群大鼠,雌雄不限,喂养普通饲料,随意饮水,给予0.25%DEN水溶液0.25~1ml灌胃(10mg/kg体重)或稀释10倍,放在饮水瓶中供自由饮用,喂养约半年停药,再观察1~2个月,肝癌发生率可达70%~100%。有报道诱癌早期部分切除肝叶,能减少诱癌剂的用量和缩短诱癌时间。
(2)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DAB)诱发 用含0.06% DAB的饲料喂养大鼠,饲料中维生素B2不应超过1.5~2mg/kg体重的量,4~4.5个月时停喂,4~6个月时可发生大量肝肿瘤。
(3)2-乙酰氨基芴(2-AAF)诱发 给成年大鼠喂含0.03%2-AAF的标准饲料,每日每只平均2~3mg 2- AAF,连续3~4个月。2-AAF诱导的肝癌多数属于高分化型肝癌。
(4)亚氨基偶氮甲苯(OAAT)诱发用涂抹法把含1% OAAT溶液涂于小鼠两肩胛间皮肤上,隔日一次,每次2~3滴,一般涂100次,7个月以上肝癌的发生率约55%。也可用2.5mg OAAT溶于葵花子油中,皮下注射C3H小鼠,每10d一次。
(5)黄曲霉素B1(AFB1)诱发 黄曲霉素共有十多种衍生物,其中致癌作用最强的是AFB1,此外还有B2、G、G2等多种。短期诱发可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AFB1,按400μg/(kg体重·日)的剂量经腹腔注射注入大鼠体内,每周6次,连续2周后停注A隅,改饲含0.015%2-AAF饲料2周。并于进食含2-AAF饲料的第7日,在乙醚麻醉下剖腹切除肝中叶及左外侧叶,停2-AAF后换成基本饲料,3d后牺牲动物,完成诱癌程序。也可在大鼠饲料中加入低浓度的黄曲霉素,含0.011~0.015×10的-6次方,连续喂养6个月,这两种模型的肝癌诱发率均可达80%以上。
不同化学物质诱发肝癌模型比较见表。
3.胃癌
(1)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 用近交系 Wistar雄性大鼠,体重100g左右,自由饮水中加入0.01%的MNNG(100μg/ml),隔日一次,实验过程中不再予其他饮水,可诱发大鼠胃腺癌;也可用体重18~22g的昆明小鼠,以500μg/ml MNNG溶液灌喂小鼠,3次/周,0.4ml/次,12个月后增至0.6ml,可诱发小鼠胃腺癌。
(2)甲基胆蒽(MC)诱发 用Wistar大鼠,体重120~200g,无菌手术后,在胃黏膜面穿挂含MC线结。具体方法:无菌条件下打开腹腔,在胃前壁做2~3mm的切口,缝针自切口进入胃腔,然后从幽门小弯侧黏膜向肌层和浆膜穿出并打结固定,术后禁食半天。用小鼠可将细线打结后,使MC加温液化并渗入线结中,从小鼠(体重20g左右)胃黏膜面穿挂含MC的线结,埋线后4~8个月可成功地诱发胃癌。
(3)不对称亚硝胺诱发 用0.25mg/kg体重剂量的不对称亚硝胺,经7~8个月可诱发昆明种小鼠前胃癌。
4.大肠癌
(1)二甲基苄肼(DMH)诱发 选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将DMH先配成浓度为100ml中含400mg的溶液,加入EDTA 27mg,用0.1mol/L NaOH将pH调整至6.5,经皮下注射大鼠,每次剂量为21mg/kg体重,每周1次,连续21周。
(2)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 选用6周龄的 Wistar大鼠,用33%乙醇配成0.67%MNNG乙醇溶液,用磨平的腰椎穿刺针头由肛门插入直肠7~8cm深,每次注入0.67%致癌液0.3ml,每周2次,共25次。
5.肺癌
(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 小鼠每周皮下注射1%的DEN生理盐水溶液1次,每次剂量为56mg/kg体重,总剂量为868mg。观察时间为100d左右。此模型诱发率约40%。若将DEN总剂量增加到1176mg时,半年诱发率可达90%以上。
(2)乌拉坦(脲酯)诱发 A系小鼠,6周龄左右,雌雄均可,其他如C57BL/6等品系小鼠效果也较佳,大鼠则相对不敏感。每次每只腹腔注入10%乌拉坦生理盐水0.1~0.3ml,间隔3~5日再注,共注2~3个月,每只小鼠用量约为100mg。3~4个月后肺肿瘤的发生率为90%~100%,大部分是良性的腺瘤和纤维瘤。
(3)气管内灌注致癌物诱发 向气管内注入苯并芘、硫酸铵气溶剂或甲基胆蒽等物质。常用的有:猴气管内灌注3,4-苯并芘与氧化铁的混合液,1次/周,共10次,可诱发肺鳞状细胞癌;大鼠吸入硫酸铵气溶剂可诱发肺腺癌。
6.鼻咽癌
(1)二甲基胆蒽(DMC)诱发 选体重120g左右大鼠,雌雄均可。取直径2~3mm的硬质塑料管在酒精灯上小火拉成锥形,每段长约3.5cm,管内填以结晶体DMC,小管一端用火封闭,以防药物外溢,尖端用针刺数孔,使DMC能从小孔溢出,将含有DMC的塑料小管插入鼻腔,待半年以后取材,诱发率可达60%以上。
(2)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 选体重120g左右大鼠,雌雄均可,乙醚麻醉后,用磨平针尖的8号针头,从前鼻孔轻轻插入,针尖可达鼻咽腔,以注射器灌注,用1%吐温80配制33.3%DEN悬液0.02ml(含DEN 6.7mg),每周1次,共15~20次。
7.宫颈癌 取雌性小鼠,以附有0.1mg二甲基胆蒽(DMC)的棉纱线结在动物不麻醉状态下,借助于阴道扩张器及磨钝的弯针,将线穿入宫颈,经右宫角由背部穿出,使线结固定于宫颈口,线的另一端则固定于背部肌肉,缝合皮肤。挂线以后,同时开始连续注射青霉素2~3d,以防术后感染。
8.膀胱癌 选用250g左右的F344雄性大鼠,用含0.2%剂量的N-甲酰胺(FANFT)饲料喂养,大鼠就可发生膀胱癌,如果这种大鼠终身服用FANFT或服用25~36周,随机控制饮食,所有的大鼠在20月龄之前死于膀胱癌。
选用Wistar雌性大鼠,6~7周龄,以pH 6.0的枸橼酸缓冲液为溶剂,配成浓度为20mg/ml的N-甲基亚硝基脲(MNU),常规麻醉、消毒,用硬膜外导管导尿后,进行膀胱灌注。每次灌注2mg/只,每2周1次,共4次,MNU总量为8mg,8周诱发膀胱肿瘤率100%。
9.脑肿瘤
(1)乙基亚硝基脲(ENU)诱发 用0.5%~1%ENU按60mg/kg体重的剂量给药于Wistar大鼠。给药途径有两种,即经孕鼠胎盘给药致其子代鼠成瘤和经新生幼鼠皮下给药致瘤。前者是选用正常妊娠的健康Wistar大鼠(体重340g左右),在妊娠晚期(距预产期前7d)经尾静脉一次性缓慢注射1%ENU溶液;后者是选用3日龄健康Wistar大鼠(体重约4g),于肩胛部或腰骶部一次性皮下注射0.5%ENU溶液。观察12个月,诱发出脑、脊髓胶质瘤。
(2)甲基胆蒽(MC)诱发 可用20%MC的胆固醇小块埋入A系、C3HA系或昆明种小鼠大脑顶部皮质内,诱发出大脑胶质瘤和纤维肉瘤。
10.皮肤癌 选取24~30g的小鼠,雌雄不限,用硫化钡溶液在背部脱毛,于脱毛部位涂抹0.5%甲基胆蒽麻油溶液,每周3次,每次2滴,滴后用小毛刷涂匀。每日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及背部皮肤变化,如背部毛长出,仍用硫化钡再脱毛或剪毛,以便涂抹甲基胆蒽。150~200d后可出现鳞状上皮癌。
11.口腔癌 多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来诱发大鼠口腔癌。常用有两种方法:一种用0.5%4NQO丙二醇液,2~3次/周涂擦大鼠腭部,共16~26周,诱发腭鳞状细胞癌;另一种用10~20×10的-6次方NQO饮水9~41周,诱发舌鳞状细胞癌。
12.胰腺癌 可用1-氧-4-羟基氨基喹诺啉(4- HAQO)和重氮乙酰丝氨酸(Azaserine)诱发大鼠的外分泌胰腺癌:大鼠2~3周龄时单次腹腔注射Azaserine,剂量为30mg/kg体重;或大鼠6~7周龄时尾静脉注射4-HAQO剂量为6~10mg/kg体重,Azaserine用药后2~4个月即可诱发出胰腺癌,而4-HAQO则需50周时间。
13.胆管癌 用呋喃(99%)溶解在植物油中,按15~60mg/kg体重的剂量管饲法给药,每天1次,每周5次,共2~3周或更长,可诱发大鼠胆管癌;或用0.064%3'甲基-4二甲氨偶氮苯(3'-Me-DAB)在80℃下溶解在植物油中,然后按比例(50g/kg体重)与标准饲养素混合喂养3个月。喂养后肝内胆管癌诱发率高达100%。也有用血吸虫与二甲基亚硝胺(DMN)来诱发仓鼠胆管癌,可给1月龄左右的仓鼠通过胃内注入100只麝猫后睾吸虫囊蚴使其感染,2个月后予服含0.0025%DMN的饮用水10周,2~4个月内,肝内胆管癌诱发率较高,且其组织学特征、肿瘤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关的胆管癌相似。
14.白血病 用7周龄雄性BALB/C小鼠,每只腹腔注射医用石蜡油0.4ml,在11周龄与15周龄时各重复注射1次,在7周龄与14周龄之间皮下注射丙酸睾酮0.01mg(溶于0.05ml橄榄油中),每周5次,17周龄时再皮下注射睾酮0.25mg1次,可以建立粒一单双系细胞的白血病模型。也可用LACA品系小鼠,经钴-60γ线、中子或β电子一次或分次全身照射诱发,其诱发率达30%~40%。
15.骨肿瘤 采用放射性核素诱导骨肉瘤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几乎所有趋骨性放射性核素在实验中均能引起动物骨肉瘤。方法:用241Am、239Pu、238P、237Np 4种锕系元素的硝酸盐溶液注入Wistar大鼠体内,肺内、肌肉、静脉等途径均可,诱癌率为41.7%~81.5%,诱癌时间约一年。放射性核素的不同的给药途径决定在骨肿瘤发生的部位,而使用的剂量大小能影响肿瘤的组织形态。病毒诱导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应用更为普遍,可诱发骨肉瘤的病毒主要有FBJ鼠肉瘤病毒、MSV鼠骨肉瘤病毒、SV40病毒等,方法一般是将病毒株直接注入大鼠的胫骨近端骨髓腔。病毒诱导模型具有实验周期短(数周)、方法简单、诱癌率高(>90%)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