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美国等多国都报道了猴痘病毒确诊和疑似病例,目前感染总数已超过100例。由于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临床症状也有一定相似性,让人不禁担忧这种病毒是否会像它的近亲天花病毒或现在还在肆掠的新冠病毒一样造成更大规模的传播。
起源
猴痘病毒并非一种新的病毒,最早在1958年,丹麦哥本哈根血清研究所的病毒学家Preben von Magnus就在一群暴发了皮疹的食蟹猴中第一次分离出这种病毒,并将其命名为猴痘病毒。猴痘病毒除了感染猴子外,还感染人类、啮齿类动物和松鼠等。科学界对猴痘病毒是否可以感染更多种类的动物还不清楚,建议兽医同行们将所有哺乳动物都视为易感动物。
目前已鉴定的猴痘病毒有中非株和西非株两种,其中前者的毒性较高,病死率可达10%,后者的病死率约1%。本次欧美病例其中一位患者感染的毒株经测序分析属于后者。
猴痘病毒和人
猴痘病毒感染人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Equateur等人在刚果的病人中分离到猴痘病毒,由此确认猴痘病毒感染是一种地方性人兽共患病。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就没有相关案例,只是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感染人后临床症状有很大相似性,在天花还没被根除前,很可能无法区分这两种不同正痘科病毒的感染。此后的二十多年间,猴痘病例主要发生在西非和中非国家,其他地区偶有零星报道,但感染者都有非洲相关的旅行史。
2003年,美国确诊了约47例猴痘患者,这是第一次发生在非洲大陆之外的报道,不过追溯病毒来源发现其源头是非洲进口的被感染的草原犬鼠。此后美国就颁布了六种非洲啮齿类动物及其制品的进口禁令。
距这次感染最近的一次猴痘病毒暴发则是自2017年9月发生在尼日利亚的疫情,截止到2022年4月30日,该国共报告疑似病例558例,至今尚未结束。
本次欧美国家猴痘病例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其多点集中暴发,且仅有个别病例有非洲旅行史,这说明存在多个传染链条,且极大可能发生了社区传播。
传播方式
猴痘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人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损伤。长时间面对面接触呼吸道飞沫也是常见的传播方式,意味着病毒有较大可能在家庭成员中传播。最近欧美的病例多为男性,且部分患者之间发生了性行为,怀疑该病毒也可经男男性行为传播。此外,猴痘病毒也有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风险,因为2004-2014年间美国就有14起发生在诊断和研究机构工作人员正痘病毒感染的案例报道。
Hsu C H, Mmwr Morbidity &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5, 64(16):435.
Hsu C H, Mmwr Morbidity &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5, 64(16):435.
猴痘病毒并不像新冠病毒那样易于传播,已有的数据表明其R0指数低于1,也就是说,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会逐渐自然平息,而不会像新冠那样广泛流行。
不过,非洲多个国家也监测到了猴痘病例的增加,除了前文所述的尼日利亚的暴发,另一个最典型的国家是刚果共和国, 2005-2007年该国发病率上升到每十万人5.53例,是1980年的20倍。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更可能和上世纪80年代天花病毒被消灭后新出生人口不再接种天花疫苗、已接种疫苗的人群的免疫力在多年后也显著下降了相关。
而现在关于引起本次暴发的猴痘病毒是否发生了变异或具有更强的传染性的讨论和担忧都只是推测和猜想,还没有切实的证据。猴痘病毒的基因组为DNA,因此不会像新冠病毒那么容易获得积累突变。
临床症状
人类感染
虽然同样是正痘病毒,但猴痘病毒比天花病毒感染的症状要温和很多,大多数人几周内就可以康复,但儿童和青年的症状可能会更严重,死亡率也更高。非洲居住在森林周边的人可能间接或低水平地暴露于感染源,可表现为亚临床感染。
1、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16天,但也有可能长达21天。感染可分成两个阶段:
发病期(0-5天):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疼痛、重度疲乏无力;
2、皮疹期(出现发热后1-3天内):出现不同阶段的皮疹,经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最常见于面部(95%的病例)、手掌和脚掌(75%)皮疹。皮疹的变化从斑丘疹到小水疱、脓疱,约10天后结痂,约三周后结痂才能完全消失。皮疹数量从几个到几千不等,影响口腔粘膜(70%的病例),生殖器(30%)、眼睑(20%)和角膜。
部分病人在出现皮疹前会发生严重的淋巴结肿大,这可有助于识别猴痘,因为其他类似疾病都无此特征。
动物感染
猴痘感染动物后其临床表现因动物种类而异,2003年美国暴发的草原犬鼠身上观察到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结膜炎、食欲不振、呼吸道症状和皮疹。人工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也观察到类似症状。也有一些动物可能会出现较轻的疾病表现。
预防措施
我国目前为止尚未见猴痘病毒感染人或动物的报道,因此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对进口的动物,特别是来源于中非、西非等疫源地的各种动物都应经过严格检疫。
兽医在检查疑似感染的动物时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工作人员、其他动物、其他可能接触到的人。主要措施包括:
1.怀疑感染的动物应及时隔离,其所在区域应该限制人员出入,避免其他动物密切接触。
2.在接触疑似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物品时应穿戴手套、实验服、面罩、口罩等防护装备。
3.被污染的垫料、笼具、食物、玩具,检查中使用的防护用品等可能有潜在传染性,应充分消毒或高压灭菌。
4.怀疑感染的动物所涉及的环境应该用消毒剂消毒后才可以再次使用。
5.所有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材料,避免可能分散传染性颗粒的操作(例如拍打衣物、甩动针管等)。
猴痘病毒的预防措施还包括对高风险人群接种天花疫苗,研究显示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85%的交叉保护效力。
参考文献
1.Alakunle E,Moens U, Nchinda G, Okeke MI. Monkeypox Virus in Nigeria: Infection Biology,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 Viruses. 2020;12(11):1257. Published 2020 Nov5.
2.Hsu C H , Farland J , Winters T , et al. Laboratory-Acquired Vaccinia Virus Infection in aRecently Immunized Person — Massachusetts, 2013[J]. Mmwr Morbidity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5, 64(16):435.
3.www.cdc.gov/poxvirus/monkeypox/about.html
4.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monkeypox
5.Monkeypox goesglobal: why scientists are on alert. Nature News., 20 Ma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