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进口能否解决一猴难求的窘境?

来源:实验动物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2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本号通过前面两篇文章《实验猴为何如此紧缺》《实验猴紧缺的供给侧因素》向读者朋友们分别介绍了近几年因生物大分子药物和疫苗研发临床前实验发展迅猛,导致实验猴需求逐年上升;同时由于繁殖种群老化和补充更新动力不足令国内实验猴的真实生产能力逐年下降。在市场需求旺盛和供给能力衰退的双重压力下,各大CRO公司通过收购实验猴养殖场以满足自身临床前实验所需,进一步压缩了可流通实验猴的数量,让实验猴单价呈现了井喷式增长,并出现了一猴难求的窘境。

为了缓解实验猴巨大的供需矛盾,业界把目光投向了国家开放已暂停十多年之久的实验猴进口管理上,期望通过从自然栖息地东南亚各国引进食蟹猴来解决这一问题。那么放开进口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从东南亚引进食蟹猴,即使不考虑同样飞涨的价格因素,其存量有多少和质量如何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业界却很少关注和提及这两点,沉浸在只要放开进口就可以让实验猴供需矛盾迎刃而解的乐观心态中。

6401.jpeg

图一 日本猕猴、恒河猴、台湾猕猴和食蟹猴自然栖息地分布

食蟹猴是除人类和恒河猴外分布最为广的灵长类物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的河流、海滩、岛屿和水源丰富的森林中(图一)。此外,与猕猴属中的其它物种如峨眉山的藏酋猴、黄山和贵州的恒河猴等类似,食蟹猴在东南亚各国也与人类建立较亲近的依存关系,因为人类的投喂而广泛栖息在自然保护区的道路或水源周围和一些城市的郊区及寺庙等处。

表一 东南亚食蟹猴“猴口“普查数据汇总

641.jpeg

由于缺少科学精细的“猴口”普查(借用于人口普查),对当下东南亚各国食蟹猴的总量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目前业界主要引用的数据来自杰克·福登(Jack Fooden)1995年依据来自33个博物馆2049个食蟹猴的生物样本及相关文献调查并结合对泰国和印尼部分地区食蟹猴自然种群的观察估算,认为当时东南亚各国的食蟹猴总量在300万只左右。这显然不是一个科学和严谨的数据收集和“猴口”普查方式。其后虽然没有开展东南亚全域食蟹猴数量的“猴口”普查,但却有一些局部地区的普查报道,相关信息汇总见表一。从这些局部“猴口”普查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几个特征:

  • 同一地区,普查时间越近,食蟹猴的密度越低,说明食蟹猴的“猴口”密度在不断地下降。其中印尼的苏门答腊地区密度下降的最为显著,从1995年的143.4只/km2,下降为2009年的9.9只/km2。

  • 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猴口”密度越小,最典型的代表是新加坡的数据,其猴口密度最低,仅有6.86只/km2。说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严重压缩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 有食物投喂地区的食蟹猴密度远高于无食物投喂地区。以2019年针对印尼爪哇岛内一个250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巴鲁兰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食蟹猴种群开展的普查为例。普查结果显示,有食物投喂的道路、景点周围的密度高达1449只/km2,而无食物投喂地区的密度仅为41.4只/km2。也就是说有投喂区的密度是无投喂区的35倍。这说明由于食物投喂、寺庙祭祀及建立了与人类共存的生活习性,令大量的食蟹猴集中栖息或出没于人类视觉范围内,而真正远离人群的食蟹猴栖息地内,其种群数量和个体数则要少得多。因此,东南亚地区食蟹猴数量异常丰富可能只是一种因食物投喂而密集分布的假象。


事实上食蟹猴在东南亚的生存面临着无数威胁,包括但不限于栖息地丧失和退化、伐木、采矿、水产养殖和农业、大型种植园和水电开发、人类扩张和城市化;还包括对人类食物的依赖和与人类的冲突、狩猎和偷猎、遗传污染和疾病、作为传统医学药物和作为入侵者或有害动物而被扑杀等。受东南亚各国人口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城市和农业生产扩张的影响,食蟹猴的栖息地在过去数十年一直处于不断丧失和退化状态中。此外,自1960年代开始,野生食蟹猴就不间断地被捕捉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临床前实验测试。与此同时,食蟹猴还面临着因宠物贸易的捕获、消费、与人类的冲突而被捕猎或杀害。非法交易也会对食蟹猴野生种群产生严重的破坏,而在价格高企的环境下,这种非法交易活动会愈发频繁。上述原因共同导致了食蟹猴野外种群数量的极速减少。2008年,根据对柬埔寨200公里范围内的适宜栖息地调查发现,在某些地区,已经找不到食蟹猴(局部灭绝)。食蟹猴最喜欢的栖息地是海滨的红树林以及河岸和沼泽森林,而这些生态系统极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7年的一份报告,到2022年,印尼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多达98%食蟹猕猴核心森林栖息地可能会因油棕种植、高级木材生产和森林农田化而被毁坏,这些都会极大地压缩食蟹猴的野外生存空间。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食蟹猴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2021初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了易危物种红色清单之中。

 

自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关闭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进口和出口申请通道,美国因此失去了60%的实验猴进口供应。如此形势下,他们不得不直接在东南亚诸国寻找新的供应渠道。据统计,2018年,美国从东南亚进口的实验猴数量约六千只,但2021年,这个数字已超过两万只。2019年到2021年,美国从东南亚进口了超过4.5万只食蟹猴。人工饲养的实验猴的产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大到如此规模,故可以推断,这其中大部分食蟹猴并非来自人工繁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我们开放了食蟹猴的进口渠道,有多少资源可用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如果说量的问题可谓严峻,那质的问题则同样不容乐观。东南亚部分大型实验猴养殖场具备一定的实验猴微生物质量筛查手段,但总体而言与国内的质量检测机构还有很大差距。引进动物前,虽可以从国内派遣兽医和检测技术人员到现场对动物质量进行检测,但受限于当地猴场及检测机构的硬件条件,仍是无法满足实验猴微生物质量控制的需求。而野捕后经过简单筛选的食蟹猴常携带诸如结核(多以潜伏的形式存在)、B病毒、SRV病毒、疟疾、副粘病毒等多种威胁动物和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在新冠暴发前,我国曾短暂开放食蟹猴进口。国内多个实验猴生产企业利用这个契机从东南亚引进了数批食蟹猴,总量接近一万只。之后这些动物被分散到了国内数家养殖场,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多家实验猴养殖场因结核检出率攀升而扑杀了大批动物,甚至有个别单位引进的动物在隔离期就因出现了大量结核阳性个体而被扑杀。回顾世纪初国内大量进口东南亚食蟹猴的经历,也曾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引进的动物大量因发病而死亡或因质量不合格而被扑杀。当猴价偏低时,各养殖单位尚可以接受这样的损失,而如今实验猴价格(包括从国外引种的价格)高的离谱时,扑杀的代价又有多少企业可以承受?同时,大量非人工繁育动物的引进,还会增加传染性疾病输入的风险。


总而言之,食蟹猴在其自然栖息地东南亚各国的存量因其主要分布在容易获得食物的人类聚居地而被过高估计。而非人工繁育的食蟹猴存在质量和疾病不可控的风险。因此,即便国家放开了食蟹猴进口管控,能从多大程度上缓解国内实验猴资源紧张的窘境并不是那么乐观。从行业特点(长周期)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考量,各实验猴养殖企业立足长远,留出足够数量个体更新繁殖种群,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现有种群繁育率,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实验猴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FIELDIANA: ZOOLOGY, N.S., NO. 107, MAY 16, 2006, PP. 1–44

2.1995. Systematic review of Southeast Asian long-tail macaques, Macaca fascicularis (Raffles, [1821]). Fieldiana: Zoology, n.s., 81: v + 206 pp.

3.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Practice. 2019;1:e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