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疾病模型小鼠(OVA致分泌性中耳炎)
耳疾病模型小鼠(OVA致分泌性中耳炎)(DMZ58Mu01)
- 产品货号DMZ58Mu01
- 推荐分类眼耳鼻喉科疾病动物模型
- 本源物种
- 造模动物小鼠(Mouse)
- 动物品系Balb/c小鼠,6~8周龄,体重25~30g,无外耳道及中耳感染
- 复制方法选耳郭反射灵敏、体重:为25〜30g、年龄为6〜8周龄的BALB/c小鼠,经耳窥镜检查证实无外耳道及中耳感染。BALB/c小鼠给予1.2 mg卵清蛋白(OVA)溶于0.6 ml磷酸盐缓冲液(PBS),以5.14mg氢氧化铝为免疫佐剂行腹腔注射,1次/周,连续2周,全身致敏;2周后按5 ml/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20%乌拉坦麻醉,无菌技术将1g/L〇VA + PBS混合液 15ul经鼓膜前下方注入鼓室,24 h后小鼠再次麻醉,观察鼓膜状态,并重复注射2次,耳内激发;造成分泌性中耳炎模型。模型动物行耳内注射OVA溶液后每天进行耳窥镜检查。于2次激发后2d,将动物处死,取双侧听泡,常规固定与脱钙,作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鼓室黏膜增生情况,并测量中耳黏膜厚度,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甲苯胺蓝染色计数肥大细胞。
- 模型特点模型动物耳窥镜检查结果表明注射24 h后,其鼓膜及周围组织出现红斑,36 h后鼓膜失去正常的光泽,呈淡黄色或琥珀色,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但未能透过鼓膜窥清液平面。多数模型动物可发现中耳腔内存淡黄色透明稀薄液体。模型动物中耳可见稀薄如水样的浆液性渗出液。模型动物听泡璧甲苯胺蓝染色可见胞核呈蓝色,颗粒显红紫色的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下结缔组织当中的微血管周围。本模型制作简便,方法可靠。
- 比较医学分泌性中耳炎为临床上耳科常见病,多发于儿童,且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亦无确切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模型采用OVA致敏并耳内激发制成的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其结果证实有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的参与,也间接证实了I型变态反应在SO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产品价格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