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业界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业界动态

2017(第三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2017年07月2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毒理学会 作者: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于2017年7月9 – 12日期间在古都南京成功联合主办了2017(第三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和江苏省毒理学会共同承办,并由联合利华、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和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于2017年7月9 – 12日期间在古都南京成功联合主办了2017(第三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和江苏省毒理学会共同承办,并由联合利华、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和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研究所彭双清研究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郝卫东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孙志伟教授、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毒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建伟教授,Unilever环境安全与保障中心Paul Carmichael研究员担任本次大会共同主席。会议首先举办了简短而庄重的开幕式。大会主席彭双清研究员隆重宣布大会开幕,并就会议的宗旨以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的发展等议题作了精彩的致辞;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教授代表承办单位领导对各位参会代表来到南京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对会议给予全力支持;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Catherine Willett作为国际参会代表,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表示近年来中国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的发展迅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国际友人乐意参与中国替代方法的发展。会议承办单位领导,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刘超所长、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永林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顾汉展书记到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会议秉承“精心组织、学术至上”的办会精神,为与会代表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呈现高品质的学术盛宴。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毒理学、环境科学、药学、化妆品和食品科学等相关领域的5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名海外代表。整个会议组织井然有序、会务安排细致周到、学术气氛活泼热烈,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誉。会议包含12个大会报告和69个分会报告、其中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海外专家报告16个。共收录交流论文摘要259篇,其中墙报展示72篇。这些学术报告和论文交流紧扣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的前沿,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主题新颖、精彩纷呈,为与会代表呈现了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会议同时还举办了“风险评估进阶–应用与实践”继续教育培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墙报展示、企业展览以及中国毒理学会-联合利华毒理学替代法颁奖等活动。此外,会议期间还先后分别召开了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委员会议,以及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
 
毒性测试是保障化学品、化妆品、食品及药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必要技术手段。传统的主要依赖于动物实验的毒性测试方法,通量低、周期长、费用高,难以满足大量化学物的测试与风险评估需求。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及计算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毒性测试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21世纪毒性测试策略(TT21C)和有害结局路径(AOP)等毒性测试新策略与新技术的提出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毒性测试方法发生巨大的变革,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以及基于毒性作用机制的整合风险评估策略已成为毒性测试的发展方向,基础毒理学研究成果将越来越多地向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和控制转化。此次会议紧扣当前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邀请了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国家卫生与环境效应研究实验室Rory B. Conolly研究员和John M. Rogers研究员,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转化科学中心Menghang Xia研究员,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Catherine Willett博士,宝洁公司Karen Blackburn博士,英国Unilever环境安全与保障中心Paul Carmichael教授,法国欧莱雅研究与创新中心Nathalie Alepee博士,荷兰莱登大学Erik Danen教授,以及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钱小红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周建伟教授,第三军医大学曹佳教授和大连理工大学陈景文教授等国内外12位资深专家做大会报告。就AOP的构建与应用、人类发育毒性预测评估、美国Tox21计划、安全性评估生物医学与药物发现的21世纪蓝图、现代毒理学与风险评估的现状及未来展望、TT21C十年发展与应用、安全性评估替代方法的应用、欧盟EU-ToxRisk计划、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DNA修复与细胞自稳调节毒性通路、遗传损伤生物标志物发筛选和应用以及化学品风险评估的计算毒理学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会议同时还设置了6个分会场,分别围绕3Rs原则与实验数据质量,化学品、化妆品、食品及药品毒理学替代法的认可与应用,现代毒理学测试新技术,毒理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系统生物学与毒理学大数据及毒性通路与靶毒性效应等6个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报告交流。
 
为了鼓励和支持我国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通过专家评审,从专题报告和墙报中评选出了15篇优秀论文,并以资鼓励,以表彰他们荣获“2017(第三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此外,在会议期间还隆重颁发了中国毒理学会联合利华替代法奖,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立杰博士宣读了中国毒理学会关于表彰“中国毒理学会联合利华替代法贡献奖和创新奖”的决定,并与联合利华上海研发中心副总裁Manfred Aben博士等嘉宾为获奖人颁发了奖品和证书。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得到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热心支持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承担了大量的会务工作,最后大会主席彭双清研究员等领导和嘉宾还为30余名会务志愿者们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为会务做出辛勤奉献。
 
此次会议内容丰富,讨论热烈,涉及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及其在化学品、化妆品、药品及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会议交流报告既有毒性测试新技术新策略的探讨,又有替代方法应用与管理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既有国际前沿与发展趋势介绍,又有国内研究工作展示。与会代表表示,此次会议十分成功,为广大的毒理学科技工作者、政府机构管理人员以及企事业相关单位人员搭建了一个重要学术交流的平台,必将为我国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助力。会议确定2018(第四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亚洲替代方法大会将于2018年10月在广州召开。
 
部分大会报告人、国外嘉宾代表等与会议组织人员合影
 
 
中国毒理学会联合利华毒理学替代法贡献奖获奖者颁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