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发展报告2017-2018
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发展报告 2017-2018 已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年10月第1版)出版发行。
编写组主任:苏靖。主笔:卢凡、程苹、马俊才、吴林寰。
前 言
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一般指经过长期演化自然形成(如化石、岩矿)或人为改造(包括收集整理、遗传改造等)的重要物质资源,具有战略性、公益性、长期性、积累性和增值性的特点。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主要包括植物种质资源、动物种质资源、微生物种质资源、人类遗传资源、标本资源和实验材料资源。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的收集、保存、共享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国家科研条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保藏机构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历来是科技资源领域国际竞争和争夺的焦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普遍重视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的收集、保存、共享和开发利用。2017年5月,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署(USDA-ARS)发布了国家计划301《植物遗传资源、基因组学和遗传改良行动计划2018-2022》,核心任务是利用植物的遗传潜力来帮助美国农业转型,以实现成为全球植物遗传资源、基因组学和遗传改良领域的领导者的战略愿景。2017年,英国皇家植物园发布了《全球植物状况》报告,报告由来自12个国家的128位科学家共同完成,对全球植物多样性、植物所面临的全球性威胁、现有政策及其处理威胁的效力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收集、保存、共享和开发利用工作。中国也是最早签署和批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经过60多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以来,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共享和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根据2018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统计,2017年度我国共有366个植物种质资源保藏机构参与调查,其中,155个资源库保藏植物种质资源276万份,211个圃/园/场,共保藏植物种质资源710多万株;89个动物种质资源保藏机构参与调查,其中,48个动物种质资源库保藏动物种质资源116万份,41个场/馆/园保藏动物种质资源17万份;83个微生物种质资源保藏机构参与调查,保藏微生物菌种逾58万株;130个人类生物样本库,保藏实物标本1319万份;干细胞资源1059株;植物标本1992万份、动物标本约3000万号、菌物标本106万号、各类地学标本120万件;实验动物2885万只,实验细胞逾5300余株系,遴选并保藏了约1万多种国家标准物质实物资源,研制了国产科研用试剂1万多种。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实施。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科技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科技创新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准确把握需求,不断完善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保藏机构和平台建设,大力加强资源收集、保存、共享和开发利用工作,有效支撑服务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充分发挥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中国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发展报告2017-2018》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牵头,以国家科技资源基础调查数据为本底,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领域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及相关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得以最终成稿。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内容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恳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发展报告2017-2018》编写组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