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4-27斑马鱼揭秘肝细胞再生的调控机制肝脏作为唯一能够再生的实体器官,其再生能力对缓解肝脏损伤以及维持肝脏正常形态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对肝脏再生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治疗肝损伤等众多肝疾病。
-
2015-04-21灰鲸成为哺乳动物最远迁徙记录创造者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表明,西部灰鲸创造了哺乳动物最远迁徙记录,一头叫做“瓦尔瓦拉”的雌性西部灰鲸,在海洋旅行了22500公里,从俄罗斯东部海岸抵达墨西哥海域繁殖区之后再返回。这头西部灰鲸9岁,长途旅行期间未停止进食。
-
2015-04-15绘制大黄鱼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深圳华大基因及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了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并绘制出大黄鱼基因组精细图谱。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
-
2015-03-30卤虫更适合生物毒性研究近日国家海洋局等专家在《水产科学》上发表了题为《钻井液对四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的文章,文章叙述了在21~25 ℃下研究了钻井液对卤虫、蒙古裸腹溞、凡纳滨对虾和裸项栉鰕虎鱼的生物毒性效应,得出了卤虫更便于钻井液的毒性评价的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开展生物毒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2015-03-26应用CRISPR-Cas9实现斑马鱼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 cell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基于CRISPR-Cas9技术开发的载体系统在斑马鱼上实现了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
-
2015-03-25藻类藻类是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生死状态与水质有密切关系,可以利用藻类的生长状况反映水体的毒性。
-
2015-03-25卤虫卤虫( Artemia)属于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鳃足纲(Branchiopoda)、无甲目 (Anostaca)、卤虫科(Artemidae)。卤虫休眠卵可低温长期保存,卵的孵化和幼体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发育形态指标易观察,是理想的生物实验材料。
-
2015-03-25蒙古裸腹溞蒙古裸腹溞(Monia mongolica Daday),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裸腹溞科,是一种海水枝角类,具有生长快、繁殖迅速等特点,是一种潜在的毒性测试模式生物。
-
2015-03-25大型溞大型溞(Daphnia magna),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具枝角亚目、盘肠溞总科、溞科、溞属、栉溞亚属,是国际公认的标准试验生物。
-
2015-03-25沙蚕沙蚕(Nereis succinea)又名海虫、海蛆、方格星虫,是一种栖息于水-陆交错带特别是沉积物中的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的一种无脊椎动物。
-
2015-03-25菲律宾蛤仔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帘形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蛤仔属(Ruditapes)。双壳贝类营滤食性生活,代谢率低,对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生物富集作用,常被作为海洋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
-
2015-03-25小丑鱼小丑鱼,隶属于硬骨鱼类(Osteichyes),鲈形目(Perciformes),雀鲷科(Pomacentridae),海 葵 鱼 属 (Amphiprion),是一种热带海洋鱼类,分布于中国南海、菲律宾、西太平洋的礁岩海域。
-
2015-03-25斑马鱼斑马鱼(Danio rerio)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短担尼鱼属(Danio),原产于南亚,是一种典型的亚热带水观赏鱼类。
-
2015-03-25诸氏鲻虾虎鱼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 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虾虎鱼科(Gobiidae),鲻虾虎鱼属(Mugilogobius),为暖水性底层小型海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沿海及西太平洋海域,喜栖息于沿海、河口及潮流可达的内陆河流等的浅水区域。
-
2015-03-02鱼类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者在《中国科学》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鱼类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控》的评述文章。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