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附件 3 对饲养设施及对动物关怀、居住的要求

2014年12月15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 发布者: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

表 8.7 斑马雀

笼舍应该长而窄 ( 例如 2 × lm), 能够使鸟进行短距离的飞行。对育种研究来说 可以成对饲养在

小一点的笼舍里 建筑面积至少 0,5m2, 高度至少 40cm 。实验人员可以与兽医的商量来确定具体的

尺寸。


水生无尾目动物价 (*) 这些条件适用于饲养池 而不是交配池或者排卵池 因为后者要求小一点的独立饲养池。

根据动物的成长阶段调整空间 : 应排除幼体和麟虫斗 , 或者根据定标原则进行大小调整。

(**) 测量从鼻口到排泄口的长度。

 

 (*) 测量从鼻口到排泄口的长度。

(**)2/3 的陆地区域 ,l/3 水池区域足以使动物淹没

(***) 测量从陆地表面到玻璃容器的顶部的高度 饲养容器的高度必须适应内部设计。

(*) 测量从鼻口到排泄口的长度。

(**)2/3 的陆地区域 ,1/3 水池区域足以便动物淹没

忡忡 ) 测量从陆地表面到玻璃容器的顶部的高度 , 饲养容器的高度必须适应内部设计。

 

(**)2/3 的陆地区域 ,l/3 水池区域足以使动物淹没

(***) 测量从陆地区域的表面到动物陆地饲养容器内部的顶端 : 饲养容器的高度必须适应内

部设计。

10. 爬行动物

 

表 10.l水生乌龟

 

(*) 测量从鼻口到尾部

(**) 测量从陆地区域的表面到饲养容器内部的顶端 : 饲养容器的高度必须适应内部设计。

11. 鱼类

11.1 水的供应和质量要求

    需要随时提供给鱼类足够高质量的水。再循环系统或容器内过滤系统需保证水质量指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过滤或去除水中有害的物质是十分必要的。水质量指标应随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以保证某既定种群的正常活动和生理。水流应适于鱼类游动和正常习性。鱼类需要适当的时间进行繁殖并适应水质条件的变化。

11.2 氧气、氮化合物 ,pH, 盐类

    氧浓度应适宜于物种及上下文提到的鱼类。容器中的水需要足够的通气。氮化合物浓度应控制到低水平。

水 pH 值应适宜物种生长 , 并尽可能稳定。盐分应适宜于鱼类的要求及其生命周期。此外 , 盐分变化应逐步改变。

11.3 温度 , 光和噪音

     对鱼类而言 , 温度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并保持稳定。温度变化应逐步改变。饲养鱼应保持在合适的光周期下。应尽量降低噪音 , 如仪器或震动噪音 , 其中发电机或过滤系统应与鱼保温水箱分开。

11.4 储存密度和环境复杂性

    鱼类的储存密度应基于环境条件、健康和福利的整体要求。考虑到鱼类的大小、年龄、健康和喂食方式 , 鱼类应有足够的游动空间。应提供给鱼类适宜并且丰富的环境 , 如躲藏的空间或底部挡板 ,除非鱼类的行为特征表明不需要这些。

11.5 喂食与触摸 (handling)

     喂食应控制进料速度和频率。喂食仔鱼时活饲料转变为人工饲料时需要特别注意。应尽可能避免触摸鱼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