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黑死病”:鼠疫暗流涌动
2009年08月14日
来源:南方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2009年8月8日,青海省海南州解除鼠疫疫区封锁,至今死亡人数仍为3人。虽然现在鼠疫通常不会演化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此导致的非理性恐慌也已远去,但在自然界中,鼠疫的暗流依旧在涌动。
鼠疫三态
腺鼠疫
是由传染性跳蚤咬伤造成的最常见的鼠疫类型,鼠疫杆菌通过咬伤部位进入皮肤并通过淋巴系统到 达最近的淋巴结。由于鼠疫细菌耶尔森菌或鼠疫杆菌将在此处大量复制,淋巴结于是变得红肿。肿胀的淋巴结被称为“腹股沟淋巴结炎”,这是非常痛苦的,并且会 在感染晚期作为开放性溃疡化脓。
败血性鼠疫
在感染直接通过血流传播时发生,但无“腹股沟淋巴结炎”的迹象。较常见的晚期腺鼠疫将造成血液中存在鼠疫杆菌。败血性鼠疫可由跳蚤咬伤以及通过皮肤裂缝与传染物直接接触造成。
肺鼠疫
是鼠疫的最致命和极少见的类型。通常肺鼠疫是由最初腺鼠疫晚期感染的继发性传播引起的。原发性肺鼠疫是由吸入烟雾状传染性飞沫造成的,并可在没有跳蚤或动物卷入的情况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未经治疗的肺鼠疫具有极高的病死率。
上一篇:研究发现榕树与榕小蜂间专一性共生关系的形成机制[ 08-17 ]
下一篇:云南省向中国科技馆赠送三具国宝级恐龙化石[ 08-18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