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其他知识

恐怖的“黑死病”:鼠疫暗流涌动

2009年08月14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南方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2009年8月8日,青海省海南州解除鼠疫疫区封锁,至今死亡人数仍为3人。虽然现在鼠疫通常不会演化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此导致的非理性恐慌也已远去,但在自然界中,鼠疫的暗流依旧在涌动。

 

鼠疫三态

腺鼠疫

是由传染性跳蚤咬伤造成的最常见的鼠疫类型,鼠疫杆菌通过咬伤部位进入皮肤并通过淋巴系统到 达最近的淋巴结。由于鼠疫细菌耶尔森菌或鼠疫杆菌将在此处大量复制,淋巴结于是变得红肿。肿胀的淋巴结被称为“腹股沟淋巴结炎”,这是非常痛苦的,并且会 在感染晚期作为开放性溃疡化脓。
 

败血性鼠疫

在感染直接通过血流传播时发生,但无“腹股沟淋巴结炎”的迹象。较常见的晚期腺鼠疫将造成血液中存在鼠疫杆菌。败血性鼠疫可由跳蚤咬伤以及通过皮肤裂缝与传染物直接接触造成。
 

肺鼠疫


     是鼠疫的最致命和极少见的类型。通常肺鼠疫是由最初腺鼠疫晚期感染的继发性传播引起的。原发性肺鼠疫是由吸入烟雾状传染性飞沫造成的,并可在没有跳蚤或动物卷入的情况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未经治疗的肺鼠疫具有极高的病死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