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长江鱼激素含量少不足以影响人体健康
2010年08月31日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日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调查报告称,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重庆、武汉、南京、马鞍山4个城市的鲤鱼和鲶鱼做检测时,均测出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而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
报告发布者:有毒物质不断累积迟早导致质变
昨日,记者带着各界的质疑采访了该组织负责人、报告发布者武毅秀。
记者:有环境和医疗方面的专家认为,目前江鱼所含的环境激素不足以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是你们夸大了危害?
武毅秀:报告中未说明吃了含有环境激素的鱼类会对人体有立竿见影的危害。报告的依据是,国际上已确认壬基酚、辛基酚及全氟辛烷磺酸对人体有害。至于具体含量多少对人体有害,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有害物质量的不断积累势必会导致质变,只是早晚的问题。
记者:调查报告采取的抽样检测的取样方法是否科学?
武毅秀:决定采取抽样检测方法前,我们的组织咨询了许多环保方面的专家,他们认为,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足以支撑报告所说的内容,最终报告只是想证明一个事实——长江流域鱼类体内含有一些有毒物质,而非要证明每一条鱼体内、每一个河段都有。
专家支招如何防范环境激素
所谓“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影响人和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由于它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学术上称之为“外源性内分泌干扰物”。
如何来防范环境激素的危害,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不要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方便面容器90%是泡沫苯乙烯产品,它是一种致癌的环境激素;不要将聚氯乙烯包装食品放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在高温条件下,环境激素双酚A会从中渗出;对含有激素的药要慎用;食用糙米、荞麦、菠菜、萝卜等,容易使环境激素二噁英从体内排出;多饮用茶水也有助于内脏中的环境激素排出体外。
上一篇:FDA:转基因鲑鱼安全可食用[ 09-08 ]
下一篇:德美揭开南极鱼类抗冻糖蛋白作用机制[ 08-25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